【观点】北大需要怎样的人才

【观点】北大需要怎样的人才

疲于奔命的yyp 该帐号已冻结

文/疲于奔命的YYP
北大是这样描述他们“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对象的:“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1%以内(文理科类分列,特长异禀者,报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审核后可适当放宽标准)的高中毕业生。”王占宝校长将这段话概括为“素质、学术、责任”。笔者相信,这个标准不仅仅是北大想要通过校长推荐获得的人才,也是北大对于全国想要获得的人才。

而北大为什么提出了这个标准,提出了这个选拔机制呢?北大成立以来的这一百多年里又在招收这怎样的人才呢?

在清朝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北京大学,当时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汇集了大批优秀的,将要或者是正在投身于社会,投身于革命的青年学生和教授,使得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他们在北平的街头高喊革命口号,争国权,惩国贼。笔者被他们说的一句话所触动:“国家都这样了还读什么书。”在他们的话语和行动中,我看到了一群志向远大,社会责任感强的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遗憾的是他们的精神未能体现在数十年后的大多数北大学子身上。

恢复高考以后,北大又迎来了一批批的优秀学子。而这三十年来的这些学生们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学业成绩优秀,或者更准确的说,高考成绩名列前茅。不管是从学术资源、教授、学生的角度去看,北大清华对于顶端教育资源的垄断都是近乎绝对的。他们是中国高等教育上不论是什么专业都是社会所公认的顶点,或者说社会并不在乎单独的某个专业,选择清华北大比选择专业更为重要似乎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识。高考制度和清北绝对性的地位也导致了他们招收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分学子。他们中间有全科人才,有专业性的精英,有领导能人,有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理想家,当然也会有高分低能的考生。但是不管怎样,他们都必须做到一点:高考高分。高考高分不需要学生在某一学科上的专业,于是清华北大们为竞赛开辟了保送升学的道路,一大批竞赛精英通过单攻单科竞赛获得保送资格进入了中国的两所最高学府。后来竞赛被限制,就又有了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有点专业与全面并存的意味,有些类似于校长口中的“执两用中”。

可是通过这些选拨方式,我们依然只能用考试去看一个人,我们只能片面地看到一个人的学科成绩和基础学业成绩。当然,自主招生在从其他角度衡量学生这一点上已经开始了很好的尝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式还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单纯的以分数识别人才的办法,不可避免地会忽视一些东西,忽视学生的一些品质,如学生的志向是否远大,是否有着强烈地社会责任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素质,是否有着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品格。我们的选拔模式无法让我们看到学生的这些优秀品质,就不可避免地会让我们丧失这样的优秀人才。我们理应在清北看到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但今天我们的北大清华却只是坐着一批高分的精英,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了一种专业精神,学术素养,很多人并不懂得什么是自己的社会责任,也看不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我们缺乏这样的人才,所以我们需要新的方式、新的尝试来选拔、来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我们所缺乏的人才。“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尝试。这个制度允许校长为北大选出几个优秀的人才,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也许成绩并不能够达到北大分数线,但是他们应具有一般人所不能及的潜能与社会责任感。这群人将会是以后为社会带来巨大贡献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他们将不仅仅是一群优秀的人,他们更会是一群优秀的公民。

所以我们需要校荐,我们需要真真正正的校长推荐。校长所推荐的,应当是真正的“志向远大,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笔者有幸参加了前年,去年,今年的三场校荐。前年的校荐上,几位候选人给我留下了几位深刻的印象。我感叹于钟姝宇的现场吟诗一首,范广川口中的“公民信仰”、对于东门卖花女的调查,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独特的、出众的才能,看到了敏捷的思维和深入的思想。众人在感叹于他们出口流利,切题的回答的同时,更敬佩他们对于自己思想和品质的精彩展示。而在去年校荐上,我看到了经过改进的答辩形式,却没有看到更加优秀的人才。候选人们一次次地跑题,也少了些多人眼球的亮点。

而今年呢?笔者今年看到了几乎占到绝对多数的高三1班,看到了莫名其妙的等差数列和容我三思。笔者想问:校荐怎么了,深中的校荐怎么了?11年钟姝宇现场题诗一首的思考时间,也没有今年我们的清北候选人们面对一个并不难以展开的问题所需要的“思考片刻”要长。深刻的思想、广阔的眼界、独特的见解、超人的能力与素养,这些是笔者在12届校荐以及一些非校荐的前辈们身上看到的令人敬佩的品质,可在今年的候选人身上,我们未能看到这些品质的存在。

我们看到是什么?越来越高的平均学分积点、更多的高三1班,但是深中真正需要的,北大所真正需要的,中国的未来所真正需要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才,这是留给学校和教育的问题。我们的校荐不应该违背我们理想中的方向。我们的卑微之力无法突破高考制度,那么我们就从北大校荐选出的全国这二百多位栋梁开始,探索我们理想中的精英。

前不久结束的三中全会上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教育改革的部分中这样写道:“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在《决定》中,笔者看到了中央改革的决心,也看到了改革的方向。我们要选拔出多元化的人才,也就需要这样多元化的升学制度。这份《决定》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它将需要十二五,十三五,甚至十四五的时间以及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去践行,实践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需要时间。教育改革还是一个年轻的孩子,我们要给予他足够的时间,他才能渐渐长大,我们渐渐地看到,改革的未来。

自上而下的改革正在起步,北京的“英语一年多考,调整分数比例”就是个很好的范例。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做自下而上的实践与探索的决心,坚定了我们坚持校荐的决心。北大应该铭记,深中应该铭记,我们的校荐是为了我们所需要的社会栋梁、社会精英。它不应偏离校荐的本质,更不应偏离人才与教育的本质。

未来的中国把握在如今这批时代造就的人才的手中。每一个优秀的“北大”都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和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并努力地坚定不移地去践行,这是教育工作者们的理想。这些优秀的人才也将会是将来的中国社会上,旗帜一般的存在。